武汉大学人民医院
PET中心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湖北省人民医院
预约电话: 400-887-9166
menu

门诊统筹来了,保障模式有新变化

保持健康需要注意以下两个环节:一是无病防病,二是小病防加重。无病防病,就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尽量少得病,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。比如,要早睡早起,低盐低糖饮食,戒烟限酒等。而一旦得了病,就需要科学就医了: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,定期复查,评估病情是否发生了变化,用药是否要调整剂量和种类。如果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,可能就需要住院治疗了。到了这个时候,医保发挥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。

一般来说,在职工医保改革之前,大多数地方的患者在普通门诊检查和开药是不能报销的。有些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没有钱了,就舍不得去医院复查,用药也不规范,最后导致病情加重,比如有的人本来只是高血压,逐步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,要做透析;有的人本来只是糖尿病,后来累及眼底,视力受损。职工医保改革后,有了适当的门诊报销政策,老百姓更容易形成“无病防病、小病防加重”的理念,不但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,还可以减轻家庭的就医负担,也为社会节约了医保基金。

门诊统筹到底改变了什么?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改革前后医保缴费的分配情况。改革前,参保人月工资总额的5.8%被划入个人账户;改革后,只有2%计入个人账户。单从数额来看,改革后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明显减少了,有人据此认为,改革后参保人“吃亏”了。但实际上,这一改变是对医保支付结构的优化。

要全面了解门诊统筹政策的内涵,我们不仅要看账户金额变化,还要比较一下改革前后统筹基金报销范围的变化。

改革前,住院费用可以使用医保基金来报销,但对于普通门诊就医或者药店购药,参保人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只能由个人账户来支付。而在改革后,统筹基金的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:小病可以到门诊报销,慢特病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病可以享受专项报销,而需要住院治疗的大病仍然享受住院报销,只有日常应急到药店购药才需要用个人账户来支付。

所以,不能把职工医保改革简单地等同于门诊统筹政策,它背后依托了门诊慢特病专项报销、住院报销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基金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。

个人账户的金额减少,实际上反映了就医保障模式的转变。以前,参保职工靠个人账户的累积“自己保障自己”,以后则是依靠统筹基金,大家互助共济。

总体来看,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,略有结余。但是,随着社会的进步,居民平均寿命延长,以微创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,新特药和高科技医疗耗材也层出不穷,医疗费用呈逐渐增高的趋势,这在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尤为明显。通过实施门诊统筹,我们告别了过去医保基金“按人分配”的模式,转向“按病分配”,这样更有利于保障全体参保职工的健康。

为推进改革平稳落地,相关部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比如,可以通过线上诊疗来优化购药流程,让一些病情稳定、有明确诊疗方案、只需要续方的病人,可以在家使用智能手机和医院联系,医院按照规范诊疗、合理用药的原则,为患者开具处方,并把处方流转到病人指定的药店,病人再到药店按照报销政策付费取药。这样,医院负责开方,药店负责配药,相互协作,方便患者。

另外,在报销待遇方面,随着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,相关疾病的诊疗费用也会不断下降,为医保年度起付线、封顶线的优化调整带来空间。及时将这些空间兑现为改革红利,让参保人得到实惠,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医保改革落地。